高考45个志愿按照冲稳保的顺序进行填报,可以分配的志愿个数为:冲16个、稳14个、保15个或冲4个、稳22个、保19个,因为45个志愿地区实行的都是院校专业组模式,所以最多可以选45所大学,每个专业组内可以填6个专业。
高考45个志愿是一定要填满的,因为实行45个志愿的地区都是实行的院校专业组模式,因此在选择院校专业组时一定要按照冲稳保的顺序进行填报,只是冲稳保的院校专业组个数可以有两个方案。
第一个方案是冲击型方案,适用于想要冲刺更多实力更强院校专业组的考生,冲稳保的志愿个数分配就是:冲16个、稳14个、保15个。
第二个方案则是稳妥型方案,适合想要避免志愿风险,只想被稳妥录取的考生,这个方案冲稳保的志愿个数分配就是:冲4个、22个、保19个,保底志愿中录取概率99%的志愿需占12个。
冲志愿:选择一些录取分数略高于考生当前成绩的院校专业组,作为冲刺目标。这部分志愿可以激发考生的潜力,但需注意风险,避免过高期望导致滑档。
稳志愿:选择与考生成绩相匹配的院校专业组,确保有一定录取概率。这部分志愿是考生录取的主要保障,需重点关注院校层次、专业热度、地域等因素。
保志愿:选择一些录取分数低于考生当前成绩的院校专业组,作为保底选择。这部分志愿旨在确保考生有学可上,避免意外滑档。
因为45个志愿的地区都是实行的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模式,1所院校+1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,没有在同一院校选择两个及以上专业组的情况下45个志愿最多能选45所大学,而每个院校专业组中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。
为了方便大家更了解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模式,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进行讲解。
首先我们可以来了解院校专业组的含义,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招生院校在选科上要求相同的专业组合。
各招生院校可以设置1个及以上的“院校专业组”,每个院校专业组里可包含数量不同的专业。同学们在报考了某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后,就需要在该院校专业组里再具体选择专业。
假设“A大学专业组4”选科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、再选科目不限,其中包括通信工程等专业;“A大学专业组5”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、再选科目为化学或生物,其中包括临床医学等若干专业。
如果考生想要同时报考A大学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,在符合2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的基础上,填报“A大学专业组4”和“A大学专业组5”两个院校专业组志愿,并分别在两个院校专业组中填报通信工程、临床医学专业志愿。